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为双城经济圈发展探新路

发布时间:2024-02-02 00:31:59   来源:  土壤环境

  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2023年7月,习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从长远来看,推动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双城经济圈地处长江上游,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土资源保持、风沙侵袭抵御、环境风险缓冲、生物物种安全等方面作用巨大,对三峡库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和高水平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有必要逐步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为双城经济圈迈上新台阶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

  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和相关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要成就。成渝地区生态禀赋优良,进入“十四五”时期,地表水环境质量好于全国中等水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甚至总体好于一些重点区域。

  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十三五”时期,成渝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互融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持续上升。2022年,成渝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为6.4%,呈现出成都和重庆双核相向发展、联动引领区域高水平发展的良好态势。

  生态共建与环境共保的基础不断得以夯实。重庆、四川两地建立了跨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工作机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林草、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在大气、水、固态废料、环境应急、辐射安全、环境执法等领域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大气污染联防共治、重点流域污染治理、ECO修复治理取得明显进展。

  基于上述条件,双城经济圈应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从顶层设计、多方协同、监测体系、资金机制等方面共同发力,快速推进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协同,统一生态环境有关标准。推进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顶层设计要先行。应从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机构层面建立立法工作联席会议和协商沟通机制,出台规范协同立法的基本制度和框架协议,确保立法工作的一致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是双城经济圈生态共治的重要前提,应以更符合双城经济圈战略定位、更匹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更衔接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为目标,由川渝两地生态环境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协同推进标准一体化建设工作,统一谋划、统一立项、统一起草、统一发布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环境监视测定等有关标准,建立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标准一体化联动机制。

  健全国家层面统筹协调机制,推动有关各方深度参与。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由更高层面的“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实施,解决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增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离不开多方参与。要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热情参加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体系,推动区域环境监测联动。对于新污染物,部署双城经济圈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典型工业园区的环境调查监测试点,补齐新污染物监测短板。对于生物多样性,完善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监测网络,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其生境、重要自然ECO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和“体检”。对于跨界水质,开展联合监测,加强监测数据共享,部署重要跨界河流水质自动预警试点,推进水质监控预警向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对于大气环境,逐步扩大区域空气监测网络接入点位,力争实现城市站点、交通站点、背景站点、传输通道点全覆盖,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大气环境监视测定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联互通。

  拓展生态环境保护资产金额来源,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提升。为此,要“造血”和“活血”两手发力,充盈绿色发展的“钱袋子”。在“造血”方面,可考虑设立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基金,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流域治理、市政及工业污水处理、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土壤修复、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等领域,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确保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担当起绿色投资的政策“信号塔”和绿色发展的“风向标”重任。在“活血”方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一方面,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另一方面,促进现代生态产业与传统农林牧渔业之间的经营主体融合,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文章,或“守绿换金”,或“添绿增金”,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生态资源变成生态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