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发布时间:2023-12-09 18:10:20   来源:  小9直播平台/媒体聚焦

  如今,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渐凸显,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严重破坏,保护地球环境、保护我们的唯一家园刻不容缓。环境问题全球化治理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需要世界各国政府与人民热情参加、统筹兼顾和携手共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合作,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为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天下为公”的记载,大意为这样一个世界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其中所蕴含的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并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兼收并蓄,与西方文化相融通,强调在面对世界性威胁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合作解决各国所面对的共同问题。

  当今国际社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等虽然不同,但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相似的,应对世界各国所面对的以气候环境问题为代表的共同挑战,需要形成价值共识。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引导员将写有参赛代表团名称的雪花造型引导牌拼合在一起,形成一大朵雪花,象征着友谊、光明、和平的火炬放置于雪花中间,中国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向世界传递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念。承认不同的存在,尊重个体各自的特征,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中互为依存、相互补充,形成新的和谐,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独特智慧。

  早在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就提出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的倡议。这场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共有100多个缔约方,对于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具备极其重大意义。2022年12月,习主席以视频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不论是战胜新冠疫情,还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够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该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共商共建”思想以开放包容为特征,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共商共建”为应对环境问题提供了新举措,也为国际社会解决共识性问题拓宽了思路。

  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针对环境问题,中国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践行环境保护多边主义,形成全球环境治理合力,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治理思路和宝贵经验。

  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已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身处其中时常感叹中国发展之迅速。中国从自身实践经验中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此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例如,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物种濒危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朱鹮由1981年时仅存7只增加到今年初的9000余只,毛乌素沙漠逐渐变成绿地……种种现象表明,中国的自然环境在渐渐变好,物种多样性得到保护,生态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深入人心。

  从政策制定到产业体系调整再到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在太阳能光伏、风力、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在维护世界生态安全和推动环境综合治理的道路上,中国一直在不断努力。从最早一批签署《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到成为《巴黎协定》坚定推动者和执行者,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尽显大国担当。

  中国始终致力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这让更多国家去参加了,以新的视角看待环境问题治理,以全人类的福祉为目标,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成就,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作出了贡献。

  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是相对抽象的概念,普通人对环境污染的感受大多来源于其自身的主观判断:最近风沙有点大,天空灰蒙蒙的,鼻子有点干,等等。环境问题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个体,个人往往很难察觉,所以过去环境问题的治理往往是从宏观方面出发的,对个人在气候动态变化中的作用不够重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除了国家层面对于环境治理作出的贡献外,还要求我们每一个个体共同作出努力。中国近些年推出的“光盘行动”“低碳出行”“共享自行车”等,让每一个人热情参加环境改善的过程,以绿色理念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树立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以个体表达的方式,在国际交流平台讲述中国故事,情感传播成为跨文化传播中超越个体差异性的强大助力,将国家宏大叙事与个人微观叙事相结合,通过情感融通的方式,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新认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以生动的修辞方法,诠释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在生产生活中要贯彻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习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发展实践。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的人们靠挖矿山、建水泥厂,生活富裕了起来,可是由于环境被破坏,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现在的安吉县山愈青、水愈清,为中国的环境治理提供了模范案例,也为全球环境治理积累了经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刻把握了时代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征和人类实践中的辩证关系。第一个阶段: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第三个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全球环境治理与中国环境治理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全球环境治理具备极其重大意义。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正为其他几个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哲学的思辨,也有科学的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结合中国实际的具体回答。要将其中的思想精髓进行凝练,置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以中国环境污染防治经验携手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剖析经济发展问题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习生态文明思想助力全球环境治理。

  2023年恰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应以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为契机,倡导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互动,在合作发展经济的同时,致力于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以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助力碳中和承诺如期实现,推动各国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显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做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