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蝶变:从生命之河到人民之河

发布时间:2024-03-10 13:25:37   来源:  小9直播平台/媒体聚焦

  1999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专程到长汀视察、指导水土保持工作,发出“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号召。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在浙江安吉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5年2月,习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明白准确地提出“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上海的河道治理是践行习治水理念的重要案例,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丰富的经验。2019年11月2日,习考察黄浦江滨岸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黄浦江是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之于上海,犹如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哈得逊河之于纽约,不仅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根基,而且具备极高的国际影响力。黄浦江,发源于上海市青浦区淀山湖、太湖和杭嘉湖平原水网区,接纳太湖诸水以及杭嘉湖来水,上游有斜塘、园泄泾、大泖港三大源流,干流自三角渡起,流经上海市松江、闵行、奉贤、徐汇、黄浦、浦东、虹口、杨浦和宝山等9个区后,从吴淞口汇入长江,为太湖流域水系的最大干河,也是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大支流。干流段自三角渡至吴淞口,长89.91千米,宽214~1091米,河道面积40.98平方千米。黄浦江水系在上海市境内集水面积达519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1.9%。黄浦江是一条集港口、航运、供水、灌溉、引水、排水、旅游、城市景观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河道。作为世界上著名的优良河流,黄浦江既是大自然造就的自然之子,也是人类遵循河流规律、因势利导治理的成功范例。

  黄浦江,相传是春申君黄歇所凿,故黄浦江又名“黄歇浦”“春申浦”“申江”。唐代以前,太湖又称“震泽”,有多条下泄通海的河道,其中最主要的是东江、娄江和松江,史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其中东江为最南面的一条大河,上游为白蚬湖群,中游为淀泖湖群,下游则分散成许多分支,最重要的包含海盐澉浦、平湖芦沥浦和金山小官浦等河流。明清的文献称,黄浦江为东江故道。实际上,至唐代,古东江和娄江已完全湮塞。至宋代,仅松江独存。“黄浦”之称最初见于《宋会要·食货第八》,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丘崈云:“(华亭)县东北又有北俞塘、黄浦塘、蟠龙塘,通接吴淞江。”此时的“黄浦塘”,仅指今黄浦江闸港至龙华一段,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河塘。在南宋中后期,黄浦塘日渐成长,“昔有东江一道与吴淞江南北分泄,后东江废而海塘为障,黄浦遂成巨浸,惊涛蔽天、弥漫百里”,并由闸港向北流入上海浦后,最终汇入吴淞江。元代,吴淞江下游淤浅更严重,这为黄浦壮大创造自然条件。元水利专家任仁发所著《水利集》中有“黄浦口”之称,即指黄浦进入吴淞江的交汇口,说明黄浦已东并上海浦,成为吴淞江的南岸大浦。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浦面阔尽一矢力”,表明那时的黄浦已是一条较宽的河流,并为其后来发展为上海第一大江奠定基础。

  明永乐元年(1403年),江南发生大水,松苏六府受灾严重。户部尚书夏原吉奉命前往治水。经当地考验查证,夏原吉采用松江府生员叶宗行“掣淞入浏、分水入浦”的建议,开掘范家浜,使其上接大黄浦,下达南跄浦。于是,黄浦江总汇太湖、淀泖及杭嘉之水,浩浩荡荡,迳达东海,水患遂解。黄浦江逐步取代吴淞江,成为太湖流域的最大干河。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吴淞江主道改道宋家港直入黄浦江,形成今上海一江一河的水网格局。

  唐宋时期的吴淞江,为太湖流域最大干河,入海口颇宽,“可敌千浦”。位于吴淞江畔的青龙镇,“瞰松江,上据沪渎之口,岛夷闽越,交广之途所自出”,交通发达,贸易繁盛。宋政和年间,在青龙镇设市舶司,“时海舶辐辏,风樯浪楫,朝夕上下,富商巨贾、豪宗右姓之所会也”,人称“小杭州”。宋代以后因海平面上升和海岸线东移,吴淞江下游淤积严重,“潮沙壅聚,随濬随塞,屡为浙西之患”,青龙镇亦因此衰败,“元末,其市渐徙于太仓。”海船进出不便而泊在上海浦畔(今十六铺一带)。这里人口繁衍,渐渐发展为聚落。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酒务。南宋末年,“人烟浩穰,海舶辐辏,即其地立市舶提举司及榷货场”,发展为华亭东北一巨镇。至元二十九年,设立上海县,为“极繁最要”之区。至明代,黄浦江水系形成,推动上海江海漕运的快速发展。以上海沙船业为中心,开辟多条沿海沿江航线年)在上海县城设立江海关,上海成为全国四大口岸之一。到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港跻身国内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史称“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上海,居中国东部海岸线的中心,又“扼一世界最大航运河道之口”,拥有广阔而富饶的长江流域腹地。而且,“在世界地图上占非常优美之地位”,上海与欧洲、北美世界最发达地区之间的航程,“远近几近于相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上海成为东方大港创造了条件。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在以后十年时间里,上海发展迅猛,不仅超越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口城市,而且被纳入世界港口体系,慢慢的变成为国际大港,“凡行销北方及长江各埠之洋货,辄先运沪存储,以便转运外埠”,“各国来华贸易之大号帆船及定期轮船,大多仅以香港或上海为目的地,其余别埠输出之土货,大抵先用轻便之西式纵帆船、横帆船、鸭尾船等,运到港沪二处,再行转船出口”。贸易的发展推动着上海港区的建设。开埠前,上海县城东门、南门外沿江已有码头10余座,岸线米。开埠后,港区从上海县城东门外十六铺,逐步扩展到外滩。至清咸丰年间扩展到虹口滨岸。清同治初年(1862年)起,浦东滨岸开始建造码头及装卸区。以后吴淞江等支流也纳入上海港范围。

  同治八年(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欧亚航线距离缩短,进入上海港的外国轮船骤增,载重吨位也逐步的提升。受长江口潮汐影响,黄浦江下游河道多处淤浅,形成吴淞内沙、外沙等多处浅滩,成为大吨位轮船进出港的屏障,亦影响西方列强在华经济利益。因航道水深不足,进港货轮先要在吴淞口外锚泊,卸下部分货物到驳船,再乘潮驶入黄浦江,既增加航运成本,又制约上海港发展。当时有不少外商已在考虑将贸易“改往他埠”,或挑选与上海地理位置相同的“南京及浦口两处”。上海港的地位岌岌可危,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在备忘录中写道,“黄浦江将淤塞,不能通航,……二十年后,镇江将取代上海成为终点或转运站。”19世纪70年代,驻沪外国使团邀请国际著名治河专家(奈格、艾雪等)组织多次黄浦江水文调查,并以此为依据要求清廷疏浚黄浦江。清廷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多次予以婉拒。光绪八年(1882年),清廷迫于内外压力,在英国购买一艘“安定”号自航链斗式挖泥船,于翌年在吴淞内外沙航道挖泥,这是中国首次采用挖泥船疏浚航道。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方列强强迫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附则中加入“修治黄浦河道”条款。后来清廷与外国列强进行多次交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外务部提出“独认全费,改归自办”的建议,为外国使团接受。同年10月,上海道袁树勋遵清廷之命,知照江海关税务司称:“本道遵于十二月初一(12月26日)开设浚浦工程总局(以下简称”浚浦局“),会同奉派各员遵章分别办理。”浚浦局成立翌年(1906年)7月,聘荷兰人奈格为首任总工程师,负责实施黄浦江治理工程。1910年底奈格离任后,浚浦局又于1911年聘瑞典人海德生为总工程师。海德生继承奈格整治方案的原则,先后制定并实施《黄浦江继续整治规划》,持续进行航道治理。“民国”二十年(1931年),英国人查得利接任浚浦局总工程师,继续推进航道疏浚工程。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上海港最低水位深26英尺,加上涨潮6英尺,可达32英尺。而当时苏伊士运河水深30英尺,包括横渡太平洋的巨轮吃水也在30英尺上下,说明上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港。1936年3月,长733.3英尺、宽97.8英尺、总吨位42348吨、吃水30英尺的“不列颠皇后”号开进上海,为近代历史上到达上海最大吨位轮船。三十年代初期,全球各大航运公司均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从上海往返于国内外的航线年《中国贸易报告》披露,当年进入上海港的轮船总吨位达2100万吨,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七,为国际闻名的东方大港。

  黄浦江航道整治工程还推动上海港城市空间的扩展。黄浦江浚浦线划定后,原滨岸的大量滩地被吹填。据统计,自1906年至1950年4月,黄浦江两岸因整治河道而增加陆域面积19028亩,其中吹填成陆15675亩,吹填面积在600亩以上的有:共青苗圃、虬江码头、复兴岛和沪江大学(今上海理工大学)附近。这些新生土地,或者被改造为码头,成为新港区;或者为当时的工厂企业使用,变为工业用地;或者改为他用,由此推动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

  优良河道不仅带来上海航运兴盛,而且推动着沿江产业的蓬勃发展。明清时期,松江府为全国重要的棉纺织业中心,享有“衣被天下”美誉,“乌泥泾被”“松江被”等纺织品畅销国内外。上海开埠逐步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自19世纪60年代起,在黄浦江畔诞生了中国第一座发电厂——杨树浦电厂、中国第一座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以及近代中国顶级规模的造船厂——江南造船厂等等。

  杨浦滨江,曾为近代上海最繁忙的港区之一,也是近代上海工业发展最早、最集中的地带,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被誉为“近代上海工业的发祥地”。杨浦滨江,还是上海现代市政的源头。从杨树浦出发的管道,源源不断地向十里洋场输送着自来水、电力和煤气。

  徐汇滨江,曾是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集聚了包括龙华机场、上海铁路南浦站、上海水泥厂等众多工业设施和民族工业,承载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辉煌历史。到20世纪30年代末,上海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一半,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工业中心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上海作为中国工业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在积极支援内地新兴城市建设的同时,面临着建设完整现代工业体系,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任。1953年,在《上海市总图规划》中,提出城市以发展工业为主导。1959年,《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上海城市职能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础和财政支柱”。1963年又提出建设“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的目标。至70年代,沿江建成了高桥、长桥、周家渡、庆宁寺等多个工业区,以及闵行、吴泾、松江等多个卫星城。新中国第一座卫星城——闵行,位于黄浦江上游。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四大金刚”云集于此。至七八十年代,上海港自吴淞口到吴泾,建起产业比较齐全的企业集群,上海成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产业规模及品种居全国前列,黄浦江畔的工业品牌驰名中外,上海为新中国工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黄浦江是孕育上海的母亲河,不仅为上海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提供丰沛水资源、便捷航运交通,还承担城市的排污重任。自甲午战后《马关条约》开始,中外企业家开始在黄浦江滨岸以及苏州河沿岸大规模兴建工厂,大量工业废水,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黄浦江,或者先排入苏州河、虹口港、日晖港等,最终汇入黄浦江,导致黄浦江水质逐步恶化。1963年,黄浦江首次出现黑臭现象。之后黑臭天数与日俱增。黄浦江污染最严重的江段位于城市中心城区。据1984年统计,上海中心城区共有企业5111家,工业总产值538.5亿元,职工总数214万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58%、72%和66%。工业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区,“三废”污染尤其严重,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还危害了城市人们的生活健康,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上海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城市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上海城市健康发展的最要紧的麻烦。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党和政府格外的重视,一方面实施多项排污工程,如建造大型污水处理厂,积极地推进实施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等;另一方面,加快城市环境保护立法,从源头上拒绝污染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三废”污染的治理还推动上海城市功能的重新调整,并促成上海城市的转型,即从一个工业生产型港口城市,向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多功能中心城市转变。九十年代开始,黄浦江沿岸的码头、港区,逐步转移到长江口和洋山深水港,城市中心区的工业包括滨江各类工厂企业,或者关闭,或者向外搬迁,或者更新换代。这些举措彻底消除了污染源,从而有效改善了黄浦江水环境。

  1990年4月,为解决黄浦江两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为使上海经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黄浦江从原先城市“边缘”的河流,演变为上海城市空间的核心。

  从2000年开始,黄浦江两岸由生产性岸线向公共开放空间转型,把黄浦江两岸空间还给人民,成为新世纪黄浦江治理的新目标。2002年1月10日,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真正开始启动,黄浦江两岸由生产性岸线向公共开放空间转型。至2010年,黄浦江两岸从徐浦大桥到杨浦大桥滨岸,开发建设初现成效,当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就是黄浦江两岸空间转型的重要实践和展示,布满工厂、仓库、码头的工业地带转化为公共开放空间,外滩、陆家嘴等滨江护岸建设摆脱单纯注重防汛安全的传统思维,打造成优质公共空间。

  2011—2015年,即“十二五”时期,黄浦江两岸规划范围扩展为吴淞口到闵浦二桥之间的黄浦江两岸,两侧岸线平方千米。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步入功能开发与基础开发并重的新阶段。2016年11月30日,上海市政府颁发《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三五”规划》,努力将黄浦江两岸地区建设成为示范引领整个城市发展,实现生活、生产、生态空间高度统一的世界一流滨水区域。2017年12月31日,黄浦江两岸核心段45千米滨江公共空间全面贯通开放,标志着“可漫步、可阅读、有温度”的魅力水岸空间逐步形成,黄浦江两岸逐步成为世界级的滨水区域。2019年7月,上海市“一江一河”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标志着以黄浦江、苏州河两岸为重点的城市滨水区开发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2019年11月,习考察黄浦江杨浦滨岸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赋予新时代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崭新内涵。2020年底,苏州河两岸岸线千米基本贯通,成为“一江一河”两岸开发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黄浦段45公里岸线公里岸线贯通,“一江一河”变身“生活秀带”“发展绣带”,成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公共空间,更成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实践地,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满满的幸福感。

  经过“十三五”期间统筹规划和重点建设,“一江一河”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更是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谱写“一江一河”开发建设新篇章的重要时期。2021年7月30日,上海市政府颁发《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发展为要、人民为本、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按照聚焦重点板块、突出核心功能、提升空间品质、加强整体统筹四大策略,提出以高品质公共空间为引领,推动深度开发,优化功能布局,培育核心产业,打造城市地标,建设人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世界级滨水区。